这也是以太坊社区、加密行业人士历来诟病最多的地方:更擅长学术研究★★、技术开发的 Vitalik,一直以来主动或被动地担任着 ETH 生态精神领袖和决策首脑的角色,但其实他并不擅长做社区沟通、市场营销乃至产品应用。
管理的混乱带来组织的混乱,组织的混乱才是以太坊基金会无法发挥真正的领导作用,以为该生态提供连贯的发展路线图和较为明确的发展方向★,而不是依赖于包括 Vitalik 在内的诸多★★★“个人中心化节点★★”拍脑袋去为以太坊“绞尽脑汁”。这既不符合以太坊生态的长期发展需求★★★,也无法支撑以太坊生态的创新增长★★。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 Mass Adoption(大规模采用)★、所谓的正外部性★★,不过是加密行业人士傲慢与偏见之下的一厢情愿★★★,正如 Vitalik 此前对加密行业唯一未被证伪的 DeFi 赛道的嗤之以鼻与不屑一顾一样。
这也是去年 Vitalik 在 X 平台上几个月的发文数量甚至远超此前 1-2 年内的对外发声次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无法基于市场状况与 ETH 社区乃至加密圈层进行有效沟通,所以只能单方面地输出自己的观点、情绪、价值观,甚至不得不在社区的要求下发布相关 Meme 图。
此前★,针对以太坊社区成员★★★、加密 KOL @coinmamba 对 Aya 的舆论攻击,Vitalik 曾透露:“决定新 EF (以太坊基金会)领导团队的人是我。正在进行的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为 EF 提供‘合适的董事会’★★★。但在此之前,决定权在我。★★★”
去中心化不是靠说说而已就能实现,也不是单纯靠一腔热血的孤勇就能从纸面上落到现实里去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果一个人、一个组织只是片面地迷信技术去中心化,而无法做到更多层面的去中心化,那谈何服众?又谈何价值观?又谈何知行合一呢?
EF 的价值体现:开辟核心开发者对话板块★,保证节点客户端多样化;支持研发互操作务虚会;推动社区发展账户抽象或跨 L2 协调;坚持“领导而不控制,协调而不集中”的原则下完成 POW 向 POS 机制的合并与转向;Devcon、DevConnet 成为独立且相关的社区网络;
在以太坊生态发展早期,更具灵活性、自由度、去中心化的组织理念,无疑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生态网络的积极性与创新基因★★★。由此★,以太坊有了从 2018 年到 2022 年这一波又一波的行业热潮,有了让★“世界计算机”从设想变为现实的基础,有了从 0★.4 美元的 ICO 价格到接近 4800 美元的历史最高点价格。
一直以来,BTC Maxi、ETH Maxi 最引以为傲也最常标榜的,就是生态系统的去中心化。前者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初衷为“点对点支付系统”的数字黄金;后者则在与 Windows★★、MacOS 等一较高下的“世界计算机”的愿景上一路狂奔★★。
与此同时,她重申了 Vitalik 此前强调过的——EF 的目标不是让 EF“获胜★★”(Odaily星球日报注:即获得商业价值层面的胜利)——而是让以太坊在坚持其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取得长期胜利★。最后★★,她对 EF 的哲学指导原则予以总结道:
如果 Vitalik 是一家市值数千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CEO★★,从个人层面来说★,他做的事情真的够多、也够“委曲求全★★”的了。但现实是,他不是上市公司 CEO★★★,而是一个加密生态、一个代币项目的联合创始人、EF 这个组织的核心人物。
以太坊的哲学指导:以太坊的初衷仍然是世界计算机,EF 必须帮助以太坊保持潜在的无限★,必须使其在各类捕获之中保持独立自由;
所以,更好的处理方法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套用到以太坊及 EF 上面就是,★★★“技术、研究的归 Vitalik 及 EF 研究员,教育、公益的归 Aya 及部分 EF 组织人员,市场、营销、社区的归合适的 ETH 社区人员”★。
2 月 26 日下午 7 时许,EF 官方发文表示,基金会宣布将捐赠 125 万美元用于 Tornado Cash 开发人员 Alexey Pertsev 的法律辩护,并表示“隐私是正常的★,编写代码不是犯罪”★★★。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并未找到任何 Vitalik 或 EF 组织对外公布的职位变化流程公告。以太坊社区等到的,也只是 Aya 就任 EF 主席之后的★★“获奖感言式”的推文以及一篇题为《无限花园新篇章》的长博文(★★。而这个看似自由生长的加密花园,输送养分的根茎管道却牢牢地被 EF 部分人员把控在手中。
此前,多签钱包平台 Safe 官方称:开发人员机器遭攻击,但智能合约和前端源代码无漏洞;但安全公司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很明显事情的真相并非如此:真相是供应链投毒,Safe 的前端有关 js 被植入了恶意代码★。换言之,Safe 的基础设施安全出现了问题,导致 Bybit 因多签冷钱包中 ETH 数量过大(Odaily星球日报注:据行业人士透露,高达 40 多万枚★,远超 Bitfinex 冷钱包-31 万枚 ETH、Vitalik 冷钱包-24 万枚 ETH、Bandit 黑客-5★★.1 万枚 ETH)而被 Lazarus Group 黑客盯上,并完成超 51 万枚 ETH 及衍生品资产的盗取。
最后,她给出了成为 EF 主席的期望——“我的目的是继续培育以太坊独特的文化,并充当弥合以太坊与更广泛的全球社区之间差距的声音★。正如在 Pace Layering 中一样,文化发展最慢★,但它为接下来的一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缓慢的部分不偶尔令人沮丧★,那么它们就没有发挥作用 - Stewart Brand★★’)。文化远远超越了市场周期,支撑我们度过冬天,推动我们度过春天。★★★”
2 月 27 日★★★,Bybit 15 亿资金被盗事件的最新调查结果将以太坊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根据初步调查,问题主要出在了 Vitalik 及以太坊基金会(以下简称 EF)多次站台的 Safe 多签钱包这一环节,无数人惊呼“原来加密行业的安全基础设施居然如此脆弱且草台班子”。
作为一个老牌加密项目★★,相关资产高达 1000 亿美元的 Safe 深陷★“安全项目不安全”的信任危机之中。要知道★★,这可是 Vitalik 本人也在使用的多签钱包平台★★,此前还曾多次背书。Safe 此事由此还引发了另一个层面的信任危机:加密货币行业开发者是否是 Lazarus Group 等黑客组织精心安排的内部人选★★?
以太坊的“所属权★★★”★★★:它不属于任何个人★★,所以以太坊属于每个人★★,正因如此★,我们的无许可文化不仅可以容忍分歧,而且会变得更加强大★。
以太坊走过 10 周年之后★★,除了过去的远古巨鲸、IC0 获利盘之外★,还应当寻找到新的★★★“信心增长点★”★。毕竟,很多时候,信心比黄金、甚至★★“数字黄金”更重要★★。
一边是盗取超 15 亿美元资产的黑客在用各类混币器、去中心化协议清洗赃款★★★;另外一边,则是为了支持去中心化理念与隐私协议的 EF。
EF 的首要目标:维持以太坊的文化价值观★★★,希望将以太坊融入到世界架构之中★★,而非作为短期的公司产品★,确保其作为生态系统的韧性;
和读者一样,笔者也不知道,我们能做的★★,除了等待★★,就只有以自己的方式去默默建设了。
今日上午 9 时许,据链上分析师余烬监测,Bybit 黑客已经将盗取的 49★★★.9 万枚 ETH 洗走了 20.6 万枚★★,平均每天 4★★★.5 万枚★,彼时黑客地址里还剩 29★★.2 万枚 ETH(价值 6.85 亿美元)。
一方面★★,此举确实将舆论攻击矛头从 Aya 身上承接了过来;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 EF 领导层变动的僵化、刻板以及“一言堂”★★★,而这些正是与 Vitalik 一直信奉的“去中心化思想理念”背道而驰的★★。
两件事情结合来看,市场观点反应不一。对于前者,市场多为难以置信的失望与后怕,毕竟 Safe 多签钱包相关资产超 1000 亿美元★★★,Bybit 幕后黑客只是选择了 ETH 持有量最多的 Bybit 冷钱包。对于后者,有人认为此举反应以太坊仍然坚定实践去中心化理念★,也有人认为以太坊基金会毫无改观,仍然人浮于事。
以上种种言论都充斥着理想主义与浪漫精神的“天真”,同样也带着 Aya 此前多次强调的 Zen(禅宗)式管理风格。而这,却正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文化霸权”——将以太坊的文化片面地定义为自己心目中的原则和理念。
此外,她还提到★★★:“以太坊的独特性在于其根植于价值观的韧性★,以此为技术与社会创新提供了可能,进而使其成为一个处于无限游戏当中的、因其生物多样性而蓬勃发展的无限花园,而非机器;EF 致力于维护允许以太坊的技术和社会创新继续服务人类去中心化理念下的民主制度与价值观★★。★★”
而如今的现实是★★★:加密社区找不到支撑 ETH 后续发展的信心,只有 EF 时不时砸盘卖币★★、对外界变化的迟滞反应★、对形而上的理念与价值观的片面追求以及对社区真实声音和切实关切的问题的逃避与漠视★★。
同样是在《无限花园新篇章》一文中★,Aya 透露了自己以及 EF 的组织理念★★★:
另一方面, 2 月 26 日,以太坊联创 Vitalik发文通告 EF 前执行理事 Aya Miyaguchi 升任 EF 主席一事,并盛赞其任职 7 年来成就颇丰★,在以太坊硬分叉的稳定执行、客户端互操作研讨会、Devcon、以太坊的文化以及对其使命和价值观的坚定承诺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近期的 Bybit 超 50 万枚 ETH 被盗案也牵扯出了以太坊生态的另一重隐忧:去中心化危机★★★。
一个令人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加密行业已经度过了骗子与理想主义者共舞、来自旧世界的人们成群结队地登陆新大陆的早期莽荒阶段,转而进入了一个加密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体的一部分(甚至仅仅是一小部分)、BTC 成为美国金融行业一只稍显与众不同的投资标的、行业叙事走入枯竭死胡同的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BitMEX 联创Arthur Hayes、DWF Labs 合伙人 Andrei Grachev曾针对 Bybit 被盗案中★★“以太坊是否会如同此前 The DAO 被盗一事时进行回滚”一事对 Vitalik 发出喊话。而截止撰稿时,Vitalik 本人及 EF 官方都从未对此发表任何言论,大有一副作壁上观的架势。(Odaily星球日报注:此前以太坊核心开发者 Tim Beiko 曾个人发文回应★★“为何 Bybit 事件后以太坊不能回滚?★★★”,笔者个人认为,这也再次透露出 EF 基金会与社区的脱节)
但从 2022 年开始,在 UST、LUNA(Terra)★★★、3AC、FTX 等接连暴雷让加密行业进入寒冬之后,在 BTC 生态接棒加密焦点之后,在比特币现货 ETF 登陆美国股市之后,大人★,时代变了★。
Odaily星球日报此前曾多次发文探讨 EF 组织改革一事(详见《Vitalik 打响“改革★”第一枪,以太坊基金会走向何方★?》(、《以太坊“病★★★”了★,这三味药对症吗★★★?》(等文章),我们将于本文结合最新消息予以探讨★,不作为投资意见参考★。
如果说以往的安全事件★,更多是技术层面的漏洞和风险安全管理的缺口★★★,Bybit 被盗案与 Safe 多签钱包安全隐患牵扯出的则是如同黑暗森林中的“互不攻击困境★”——在链上匿名化的去中心化世界中,我们无法确定参与一个加密项目(甚至是一个加密安全相关项目)的开发、维护、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潜伏已久的一个 Lazarus Group 的黑客成员。
EF 目前的关键症结在于★★★,组织管理层面的决策都是中心化节点做出的。在《Vitalik 打响“改革★★”第一枪,以太坊基金会走向何方?》一文中★★★,Vitalik 提出的对 EF 的改革思路虽然“排除了一些错误答案”★。但从结果来看,Aya Miyaguchi 此次的职位变动仍然是中心化的决策推动的★,而决策者甚至是她本人——据 Vitalik发文透露★★:“一年前,Aya 首次分享了从 @ethereumfndn 的执行理事转型为主席的想法。”